本报天水讯:(特约通讯员:巩守效 何云 连宝明 王蛟) 为进一步提高天水市征信非现场监管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减少人民银行和各接入机构业务人员的工作量,切实增强征信管理工作的风险预警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2017年以来,天水市中支充分依托《甘肃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征信业务非现场监管办法(试行)》,认真调研、积极探索,8月份成功研发出“天水市征信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简称“非现场监管系统”)。非现场监管系统突出“安全、便利、快捷”的特点,基本实现了征信非现场监管信息网上实时填报、汇总和分析,以及查询记录导入和分析预警,为强化和规范征信非现场监管工作,提高征信非现场监管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效抓手。目前,“非现场监管系统”服务器搭建、系统培训和功能测试工作已经完成,并于 2017年11月份在全市正式上线运行。
2017年3月份,为改变全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简称“接入机构”)征信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滞后,没有统一的征信非现场监管指标和统一规范的现状,兰州中支结合全省实际研究制定了《甘肃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征信业务非现场监管办法(试行)》,《办法》的实施,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接入机构”征信业务非现场监管工作,有效贯彻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天水市中支发现,由于全省还没有建立征信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和信息数据处理分析管理体系,各“接入机构”报送的非现场监管信息均为纸质报表和报告,便利性差、传递速度慢、手工分类统计工作量大等限制性因素使纸质报表和报告难以实现即时所需,查询数据信息时也较为不便。这些问题的存在为人民银行及时、快速了解全市各“接入机构”征信管理情况,履行征信非现场监管职能带来较大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天水市中支认真调研、积极探索,依托《甘肃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征信业务非现场监管办法(试行)》,结合全市征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编制了《天水市征信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开发需求说明书》,详细阐明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需求,并就系统程序设计、功能需求实现方面与开发单位经过多次工作对接和协调沟通,8月底顺利完成了“非现场监管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基本实现了征信非现场监管报表信息网上实时填报、汇总和分析。同时在现有非现场监管表单的基础上,增加了表单扩展功能,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月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季报等常用报表添加到系统中,实现各类报表数据实时填报汇总。系统还创新设计了查询记录导入和分析预警功能,设置了包括查询量超阀值、睡眠用户界定、非工作时间查询、节假日查询、非甘肃省人员查询、非天水市人员查询等六个预警指标值,“接入机构”将各自个人信用信息查询记录按月导入后,系统后台按照预警指标值分析后自动向各“接入机构”发送异常查询预警信息,引导“接入机构”主动采取措施防范征信信息泄露风险,维护征信系统安全。“非现场监管系统”突出操作简便,便于管理的特点,为天水市征信非现场监管工作搭建了一个科学化、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减少人民银行和各接入机构业务人员的工作量,使征信非现场监管工作做到科学准确,非现场监管信息数据分析真实可靠,进一步提高了征信管理风险防控能力。
(责任编辑: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