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6:20:11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地方新闻 >

广州:有偿替课悄然成风 有学生每月赚两千多

时间: 2016-11-09 14:44 作者:未知 来源:新快报 点击: 127次

■替课信息发布不久后,就有人“接单”。(手机截图)

 

■替课信息发布不久后,就有人“接单”。(手机截图)

 

■有偿替课现象悄然成风,而“替课”者大多都是学生。(资料图CFP 供图)

 

■有偿替课现象悄然成风,而“替课”者大多都是学生。(资料图CFP 供图)

 

原标题:有偿替课现象悄然成风 有的学生每月赚两千多

“全天候替课,能够对付各种刁钻老师,每一大节20多元……”

“全天候替课,能够对付各种刁钻老师,每一大节20多元,质量保证不议价。”大学逃课屡见不鲜,但日前记者发现,随着“逃课市场”的壮大,在课堂上替“雇主”喊一次“到”就可以轻松赚到几十元钱!由于一些高校采取学分制管理,学生的学业成绩,大多是终结性考核与日常性考评的分数累加,因而平时的课时考勤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业成绩。正因如此,高校如今悄然兴起“替课族”。有偿替课现象悄然成风,而“替课”者大多都是学生。

大学替课成产业链

起步价25元一节课

有社会实践活动没法上课、有事儿来不及去上课、开大会不想去……只要提出上课要求,在QQ群里说一声,就有人主动替课完成学分。近日,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多所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替课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

发张上课照网上转账完成交易

只要在QQ或微信中输入“替课”或“代课”的字眼,就能发现大量的替课群,仅广州就有四五十个。这些群内的人数在200~300人,有的甚至多达2000人。记者加入名为“广州大学城替课”的微信群,不多会群内就出现留言。

“明天上午两大节,要两名女生帮忙替课,有意私聊。”“明早第一、第二大节需要一名男生替课,有意私聊。”……请求发出后, 微信群上并没有出现相关回复,但数十秒后,发出请求的“雇主”便会在群上再次发言:“已找到。”

随后记者以“雇主”的身份在群内发布替课信息:“11月8日,7、8节替课,女生,有意私聊。”数十秒后,有数个学生通过微信主动与记者联系。

记者了解到,当有人接单后,双方会谈价格并交代细节,如学号、班级和姓名等。事后“雇员”会在课堂上传来现场照片,这时“雇主”通过支付宝或微信红包等方式完成交易。整个过程双方无需见面。替课收费标准是按照课程长短来收费,一般一大节课收费25元。课时越长收费也就越高,如果课上有作业、随堂测试等还需另外收费。

除了替课,记者发现群里还可以提供带饭、代取快递、代签到、上体育课还能代跑。而群成员的昵称多为标明可提供服务和空闲时间之类的信息,没有真实姓名。

替课课程多是英语语文等公共课

记者注意到,英语、语文、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成为替课的重灾区。大学生找人替课的课程多为体育课、体育考试、公共课等。这类课程老师与学生不熟,或是人数多不便于清查人数,有利于替课现象的滋生。

多名曾找人替课的学生告诉记者,这样做主要是觉得一些课程尤其是公共课不重要,找人去上课能给自己腾出时间处理社团的事或者去实习。

不想上课直接逃课不行吗?“公共课的老师一般爱点名或者搞小测验,如果错过了,会影响自己的分数。”一名学生说,有的学校规定缺勤1/3就得重修这门课。

在专业课方面,找人替课的情况则相对比较少见。一名学生告诉记者,相比起动辄数班合上的公共课,专业课基本上都是“小课”,上课人数本身较少比较容易被发现。

“假期多的月份收入能超两千”

一替课群群主小张告诉记者,学生逃课又想要好成绩,就会想办法找人上课,最近两年替课群很多。记者发现,替课群体大部分是在校生,而群主有的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有的是在校大学生,而他们大部分以此为兼职赚点生活费。

“替课不辛苦,报酬对于学生来说还行。就在那儿坐一节课,钱就到手了。如果有测验考试对方还会适当加钱。”经常替课的小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大三时间充足,一周至少能替课10到15节,一节课不会低于30元。特别是节前节后,出游的人比较多,替课业务更是供不应求。常常假期多的月份,替课收入能超过两千元。”

“不怕被老师发现吗?”“老师一般不会发现,发现了我就尽量搪塞,假如真被老师发现我是假的,也不是我的责任啊。”小李告诉记者,有一次自己被发现了,老师只是问了自己的真实名字,这事就不了了之。

记者在“替课群”里尝试接了两单活,上课听老师点名就答到,或是上台在花名册上签字就算过关。而拍下上课照片发给“雇主”后,很快在支付宝上收到了50元“替课费”。

有人做起“替课中介”赚差价

“起初,很多逃课的人只是找熟人替课,事后再饭酬。渐渐地,大家发现与其麻烦熟人,还不如花钱直接雇陌生人替课来得方便。”一替课群群主介绍道,“不少所谓的创业团队便瞄准了这个市场,并创建各种替课平台,目的就是吸纳人气。”

除了学生间相互替课外,还存在着被称为“替课中介”的人,他们活动于替课平台中,通过促成替课交易,收取中介费。“替课君”、“谁帮我替课”、“替课菌”……只要在微信公众号上搜索“替课”关键词,便能出现上百个提供替课服务的公众号。此外,还存在类似“滴滴替课APP”的手机应用软件,专门为替课提供信息资源。

“因为替课双方不一定认识,所以有的人可能会‘收钱不办事’,中介相对来说让人放心。”大二学生小澜表示。同时记者了解到,有的中介会以25元/节的价格接下来,然后再以20元/节的价格散发给下线,从中赚取差价。“我认识一个替课中介,他一个月从中赚的钱基本上是一个月的生活费。”记者在广州大学城某兼职网站上见到,一个户外派传单兼职工作时间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日薪90元。这远远比不上替课的酬劳。

“全天候替课,能够对付各种刁钻老师,每一大节20多元……”

他们这样说

要去实习无法上课,明码标价求人替课

今年4月,广州某高校小晴(化名)拿到学校的推荐名额,参加一个校外的实习,时间近1个月。她担心老师不准假,主动打印、签署了一份学校的免责保证书。拿着保证书,小晴先后跑到辅导员、教学办、学院主任处请假,却一次次碰壁。

她有些无奈:“我就是不理解,学校一方面鼓励我们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甚至给我做了推荐,为什么到头来却不准假呢?”万般无奈,小晴选择找人替课,以防查课时被记旷课。

“本人大四实习生因在外实习无法在校上课,求在校有时间的同学能代替上课。上课时间晚七点到九点,大概五个课时,待遇优厚……”小晴在替课群中留下信息,可等了半天,仅3人回复。

小晴不死心,于当天18时58分再次将信息发在群里。这一次她在帖子中明确了课时数和上课时间,并将每节课明码标价15元。

这一次回复人数达到了19人,小晴在当中挑选了一位比自己大一年级的学姐作为替课人选。因为该名学姐的“替课口碑”比较好,身高外形也与自己比较相似。

两人约定近1个月的替课费用共为1000,小晴先给学姐200元定金,剩余等小晴回来后再一次性付清。而学姐每次上课均要拍现场图片给小晴,以证明确实在场。

一排5个人不知上什么课,原来全是“替课族”

小月(化名)拿起一本书,急匆匆地往教室方向赶去。前一天,她通过微信替课群接到笔替课的订单——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对方出价40元。

小月今年大三,自称接触“替课”已有3年。当身边的很多同学还要伸手向家里要钱时,她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可以给家里添置些东西。

大一时,小月常去其他班蹭课,去的次数多了,也认识了一些班上的学生,有时相熟的同学,会让小月帮忙点名。

蹭课时,小月发现班上有几个名字,每次答到的人都不一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小月第一次接触到“有偿替课”。小月琢磨,这行挺挣钱,不如自己也加入,于是通过一些有经验的学生联系,自己也做起了“替课”。

那节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课间,小月的邻座突然问:“这课叫什么?”小月怔了怔:“我给你问问。”她转头问另一边的邻座,谁知连问三人都不知道。同一排的5个人才意识到,原来大家都是“替课族”。于是,几个人热烈地聊起了自己的替课经历,声音越来越大。

突然,小月抬头看到,老师就站在身后。老师未发一语,上讲台继续讲课。5人忐忑了足足45分钟。下课后,他们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老师的举动,飞快地递交了作业。离开教室,小月才意识到,他们的担心有些多余,因为老师根本连眼皮都没抬。

日积月累,小月在“替课”这行里摸出了一些门道。“我做替课也是通过发传单和写广告的方式,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就会有人打电话替课。”大三上学期,除了帮人替课,有时活多还会把多出的活转给别人,自己从中赚取一定的差价,“每天赚100元保底,再加上一些差价费用,每月能赚2000~3000元。”

“替课”如何惩罚?

大多学校没有明文规定

记者走访了广东省多所高校发现,对于学生旷课的处理,高校都有十分严格的管理制度。

不少高校明文规定,如:一般每次旷课会扣除两分;旷课累计超过三分之一不能参加考试;一学期累计旷课达到一定学时,将会根据时间长短,被严重警告、留校察看甚至被开除学籍(不同高校规定不同,有60节、72学时等)等不一样的处罚。

不同高校、不同学院、不同的老师,对于综合测评的规定有不同,对于旷课的处理也有不同。某广东知名高校的必修课老师,就在开学之初给同学们言明,将进行严格考勤: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旷课一节扣3分,3次旷课总评不及格,5次旷课,取消期末考试成绩。

但记者发现,对于“替课”方面,大部分高校没有这方面的明文规定。不少高校教务处坦言,一是因为没怎么发现替课的情况,二是如果发现这样的情况,就会对找人“替课”的学生按旷课论处。

在记者走访的多所学校中,仅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规定: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故意找他人代替或代替他人参加的,视其情节,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上课如此点名,这些学校也是蛮拼的

●指纹签到(北师大珠海分校):

考勤机将放在课室某处,学生上下课按指纹考勤。而学校使用初衷与该校学生目前替课、代答到现象有关。此外,是为节省老师上课点名的时间,并与教务系统数据共享免除手动输入考勤结果的麻烦。

●拍照查缺(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每节课上课前,学习委员会拍摄教室里老师和到课同学360度的全景照,课后将照片上交给学院。

●上课投票器(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这台“神器”可点名签到、答题、为课堂评分。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统一的编号,上课时输入自己对应的编号,就知道是否到场,这让很多学生断了逃课的念想。

●微信线上问答点到(南方医科大学):

学生都要用微信实名制加入学校的教务微信平台或其他相关的商业平台。老师在上课期间,可随时根据上课内容在微信的相关平台上即时布置题目,学生在线即时回答,老师课上即可做相关统计。

●辅导员巡堂(广州大学):

其一是辅导员巡堂制度。由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定期进行课堂巡视。其二是设考勤员。熟悉班上同学的考勤员,进行定期的课前或课间点名,并及时反馈给相关任课老师或辅导员。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