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23:57:23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地方新闻 >

北京城市副中心即将用上“南水”

时间: 2016-12-19 08:09 作者:未知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151次

 

位于通州区台湖镇的通州水厂,源源不断的南水正在沉淀池内净化处理,水池内的水清澈见底。 本报记者和冠欣摄

 

原标题:南水北调水进京近两年,供水线东延至通州—— 城市副中心即将通南水

通州水厂位于台湖镇,半年前才刚刚落成。30公顷的水厂里建筑不多,但个顶个都是“巨无霸”,格栅间、沉淀池、砂滤池、活性炭池等车间依次分布。本报讯(记者朱松梅)经过几个月的带水调试,通州水厂已经具备供水条件。不久之后,南水将东流入通州,进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千家万户。南水进京已近两年,截至17日,共有19.2亿立方米南水进京,供水范围覆盖中心城区、大兴、门头沟新城以及昌平部分地区。

踏入高效沉淀池车间,淡淡的氯气味儿扑面而来。脚下的水池里,清水正哗哗流动,池底密密排列着淡绿色管子,与地面呈60度斜角。水厂技术部的王砚波说,斜管的作用是延长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斜管本是乳白色,咱们看到的淡绿色是由光线折射而成,这表明原水极其清澈。”

南水出了高效沉淀池车间,还要再经过砂滤池、臭氧池、活性炭池、清水池,前后10道工艺,最后才能进入配水泵房。待调试结束后,接入市政管网,流向千家万户。

随着通州支线和通州水厂的竣工,南水首次经由东干渠的化工桥分水口引出,东流9公里抵达水厂,开始进行带水调试,每小时进水量为400立方米。

近日,通州水厂处理后的南水已通过最严格的饮用水国标检测,106项指标全部合格。这意味着制水水线已经完全打通,具备供水条件。

对于南水,通州期盼已久。

目前,通州城区的水厂每天供水能力是8万立方米,再加上城区主管线输送给通州3.5万立方米。即便如此,水还是不够用。据测算,夏季用水高峰时段,通州城区的供水能力约有3万立方米缺口,四层楼以上的水龙头里常常是“涓涓细流”。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快速建设,这个缺口还将继续增加。 

“通州水厂正式投入运营后,每天的供水量是20万立方米,完全能够满足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用水需求。”建设方京通水务相关负责人说,通州水厂也将成为本市第8个承接南水的水厂。

市南水北调办数据显示,自2014年12月27日南水进京,截至本月17日,本市共接南水19.2亿立方米,其中13亿立方米流入自来水厂,供水范围覆盖中心城区、大兴、门头沟新城以及昌平部分地区。

展开一张《北京市供水图》,就能清晰地看到全市的供水格局。“以前,主要承担供水任务的第三水厂、第九水厂、第八水厂都在城北,城南和郊区缺少骨干水厂。”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王军说,“南水进京后,郭公庄水厂、通州水厂都陆续建了起来,新机场水厂、房山良乡水厂等也在规划中,未来的供水格局将更加均衡。” 

在通州水厂北侧,已经为水厂的二期、三期预留了建设用地。京通水务相关负责人说,等三期完全建成后,将具备每天60万立方米的供水能力,能满足通州全境906平方公里的用水需求。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