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聚焦三农 >

带着文化“家当”出深山

时间: 2020-01-14 11:41 作者:网络 来源:人民网 点击:

  图为居民在安龙县五福社区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表演节目。
  刘朝富摄

  乡亲们搬迁也不忘带上文化“家当”、视障人士无障碍“看”展……一幅幅画面投射着精神文化需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愈加完善、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持续扩大,一件件暖心事儿回应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论是文化消费还是文化生产,都是我们的基本文化权益,也都应当得到保障。今起,本版关注各地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做法,探寻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编  者

  

  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帮助许多人走出了贫困。截至目前,已有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搬迁人口实现脱贫摘帽。

  可离开故土,搬迁群众如何能割舍那方水土承载的情感记忆?要怎样消除心间的陌生与孤单?

  在贵州,100多万搬迁群众走出山间村寨、住进城镇社区的同时,政府也帮他们带上了文化“家当”,建起了他们的精神园地。走进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五福社区,大山里唱过的曲调,也在新社区唱响,小院里跳过的舞步,也在广场上翩跹。搬迁后,乡亲不仅有新房子、新工作,更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过上了有滋有味的日子。

  舞狮,舞出了家乡味

  “听说今晚广场上有舞狮咧。”“快点儿,去晚了就抢不到好位置了。”适逢数九寒冬,夜色渐浓。然而,五福社区的许多居民非但没窝在家里守着火炉,反而循着器乐声,你一言我一语,向露天广场聚拢。

  不一会儿,伴着一声清脆的马锣声,广场瞬间静下来,只见乐师顺手将锣抛向空中,随即单手稳稳接住,同时念着唱词,紧接着锣声又响,狮鼓、唢呐、镲等乐器加入合奏。此刻,一位带队的老艺人舞着狮子登场,大家期盼已久的舞狮表演开始了。

  带队的老艺人叫唐启志,今年已经60多岁,他的老家安龙县普坪镇香车河村,一直有舞狮的传统。“逢年过节,村里就会舞狮,差不多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唐启志对舞狮着了迷,学成后便跟邻居们组建了一支12人的舞狮队伍,一舞就是30多年。

  随着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行,2017年3月,原本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唐启志一家搬出了大山,搬进了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的五福社区。

  洗澡有热水,做饭有燃气,看病也方便,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唐启志没想到,这把年纪了,居然还能过上这种好日子。好虽好,但搬来后他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有段时间甚至对着狮头道具发呆。

  “这一搬迁,舞狮队就散了。”他重组队伍的念头愈发强烈:“舞狮可是老家的文化,更是我们的‘家当’,不能在我这儿丢了。”

  居民都是从各村寨搬来的,彼此不熟悉,社区里起初也没什么文化活动。一天晚上,唐启志来广场表演起舞狮,没一会儿,周围便围满了人。“唐师傅,你还会舞狮啊?”“在哪儿学的,能教我们吗?”没过几天,许多人便按捺不住,找他学舞狮。想学的人不少,唐启志招募了14个队员。

  此后,社区的广场就成了训练场。队员杨远林身体结实,比较灵活,唐启志便将舞狮的重要一环狮头交给了他,因为缺道具,其他人只能先从基本功练起。

  “狮头有8斤重,练一次要连续举20多分钟,第一次练完,胳膊都举不起来。”虽然辛苦,但杨远林觉得很快乐,“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别人表演,但想着以后也能给大家表演,就很有动力。”

  为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区出资1万多元购置了全新的道具、乐器,免费供舞狮队使用。两个月后,还是在社区广场,舞狮队完成了首演,不少居民没看过瘾,都期待着下一次。此后1年半,舞狮队为社区带来了近80次表演,甚至还受邀到州里参加演出。

  广场舞,跳出了新感觉

  唐启志的坚持与成功,让社区意识到,搬出大山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抚平新居民搬离故土的焦虑,把心稳住,并在此扎根,而这离不开文化的浸润。

  “新居民有稳定的工作,空闲时间也比之前多,要帮助他们培育自己的市民文化。”五福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肖亚琪说。2018年下半年,随着最后一批搬迁户入住,五福社区决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首要任务就是成立文艺宣传队。

  为了解决人员问题,五福社区将目标放在了社区内部。“每栋楼都设有楼长,为了让居民参与进来,楼长们挨家挨户敲门,详细记录他们的爱好、特长、喜欢的文化活动。”肖亚琪介绍,社区将文艺宣传队细分成广场舞、唢呐、芦笙舞等队伍,还从宣传文化系统选派人员组成文化服务员队伍,为社区提供文化指导和服务。

  “以前在老家,要么忙着干农活,要么出去打工,哪还顾得上跳舞。”听说要组建广场舞队,37岁的居民叶兴琴主动报了名,“现在空闲时间多了,不仅要住得舒服,日子也要有滋有味。”

  “指导老师特别有耐心,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来,就在广场上教。”叶兴琴觉得,有专人指导就是不一样。坚持了半个多月,队员们很快学会了舞蹈,社区置办了统一的演出服装,没多久就在广场进行了首演。“跳到最后,许多居民都跟着队伍一起跳。”叶兴琴觉得,这些活动让彼此更熟悉了,社区也更热闹了。

  文艺宣传队表演的节目越来越丰富,芦笙舞、板凳舞、八音坐唱等都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队伍规模也从之前的几十人扩展到上百人。现在下了班,吃过饭,只要音乐一响,居民便出门唱跳起来,这似乎已经成了他们的日常。

  乡愁馆,连接过去和现在

  搬迁到五福社区的新居民超过9500人,许多都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为了延续乡俗和乡愁,安龙县筹集资金,在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了民族历史文化馆和乡愁馆,让搬迁居民有了精神寄托。

  走进五福社区的乡愁馆,木质的犁头、陈旧的石磨、破了洞的储酒罐等老物件,不断映入眼帘。“过去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些物件儿,搬迁的时候真舍不得扔,远远看着就透着股亲切劲儿。”因为乡愁馆恰好建在唐启志出门的路上,隔三差五,他总会顺道看一眼。

  自打抱上了孙子,唐启志就盼着带他也去趟乡愁馆。“这里的一切全是家乡的历史,得让小辈们知道祖祖辈辈是怎么过活的,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唐启志觉得,只有记住过去的苦,才能珍惜当下的甜,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自打乡愁馆建成开馆,几乎每天都有居民过去转转,他们觉得,只要看一眼,心里就很踏实。虽然馆里没有配备专职的讲解员,但如果有需要,附近的居民就能将其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传承文化习俗,社区正准备按照居民老家的传统,安排欢度节庆的仪式和活动。“下一步,我们还会推进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让更多孩子了解家乡和民族的历史文化。”肖亚琪说。

  “虽然有了文艺宣传队,县里的院团也经常到社区送文化,但这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目前最缺的就是相关人才。”在肖亚琪看来,不断增强社区自身造血能力,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目前,社区计划从文艺宣传队中挑选好苗子,送到县里进行“深造”,希望以此带动社区的文化服务再上新台阶。

  远处的夕阳逐渐逼近了地平线,热闹的广场上又响起了熟悉的器乐声。

  

  写好后半篇文章(记者手记)

  累计搬迁188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寨10090个,共计建成住房45.39万套……这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贵州交出的答卷。

  实际上,搬迁只是第一步。不少群众安土重迁,能搬出来已实属不易。身处陌生的环境,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内心的焦躁与不安逐渐涌起。

  如何让搬迁群众在城镇安心扎根,事关能否写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贵州从保障群众文化权益、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出发,尝试破题。

  以安龙县五福社区为例,当地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让民族文化汇成涓涓细流,直抵群众的心灵;培育市民文化,抚慰群众焦虑的内心;建设乡愁馆、民族历史文化馆,尽力留住故乡情,延续乡愁味……

  这些做法,看似平淡无奇,效果却实实在在。正是因为搭了平台,建了队伍,文化活动才渐渐多了,大家彼此交流的机会也多了。从最初的徘徊观望到后来的主动参与,群众的心门慢慢打开,渐渐对社区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得以彰显。

  政策好不好,关键看群众。

  在实际采访中,记者听得最多的便是“这儿就是我的家”“现在浑身都自在”的感慨。这也反映出,虽然身在新居,但人们仍觉得好似故乡,记忆里的亲切与温暖,在这儿都能够找得到。

  目前,贵州正计划从搬迁群众内部挖掘苗子,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文化人才,增强自身造血能力,让这些新市民的生活更有滋味。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14日 12 版)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