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慈善中国 >

深圳社区基金会模式日趋成熟

时间: 2015-12-12 09:41 作者:网络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首届金鹏改革创新奖前不久揭晓,深圳市慈善会的“社区基金会助推社会治理创新”在200多家社会创新申报中脱颖而出,荣获金鹏改革创新奖提名奖。

  短短两年时间里,在深圳市民政局的支持下,由深圳市慈善会运营管理的深圳社区基金会蓬勃发展,达到了27家,募集资金6600万元,资助社区公益项目百余个。深圳率先探索发展社区基金会,并形成了日渐成熟的深圳模式,得到了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宫蒲光副部长、顾朝曦副部长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同时,深圳“社区基金会助推社区治理创新”,获民政部“2014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提名奖第一名;深圳市慈善会参与组织的《社区基金会培育与动作模式研究》获民政部2014年“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二等奖。

  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表示,社区基金会的培育发展可破解中国社区治理困局,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推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部门资源的重新配置,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提升多元共治能力等方面均具有相当的意义。

  记者获悉,“中国特色社区基金会现状与未来”研讨会将于12月中旬在深圳举行,廖远飞将向来自民政部的领导和各地专家介绍全市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状况及下一步培育工作。

  A.社区治理困境的新突破口

  社区基金会已经成为社区的一股新兴力量,它是由一个地区居民为解决本地区的问题而利用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为本社区公益慈善事业提供资金资助的非营利性法人,具有本地资源、本地利益相关者、本地解决方案三个根本特点。

  20多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仍然面临着治理模式转变困境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难题,特别是社区治理角色错位、社区治理资源匮乏和社区治理多元参与需要加强三大难题。社区基金会将成为发展慈善事业、改善社区治理的重要着力点。

  据深圳市民政局介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民政局自2013年即开始社区基金会的相关培育探索工作。2014年初,深圳首批6家(其中光明5家,宝安1家)社区基金会正式登记成立,社区基金会培育发展工作在全市正式启动,首批捐赠善款达1470多万元。

  为了更好地推动其发展,深圳社区基金会突破了原始基金200万元的门槛、公益基金不允许社区冠名的限制,大大降低了社区基金会成立的门槛。深圳市委、市政府也在全国率先将“培育发展社区基金会”列为全市改革计划项目,并成立“社区基金会培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民政局原局长、现任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同志任组长,开展全市社区基金会的统筹工作。

  截至今年10月,深圳已累计设立27个社区基金,做到全市10区(新区)全覆盖,吸引了约150家企业和5000位个人出钱出力,捐赠资金共约6600万元,开展公益项目100余个。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指出,社区基金会体现了创新基金会类型、社会治理体系的新补充、政府职能转变的信载体、社区公益服务的新平台、公益慈善发展的新方向、公益资金监管的新路径六大社会改革创新性。

  深圳市政协主席戴北方在第三届慈展会上表示,培育社区基金会是推进基层治理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有助于创新公益慈善的模式,引导社区居民关心参与社区事务,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来激发社区组织的活力,对于构建社会治理的多元共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B.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探索

  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向记者表示,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深圳的社区基金会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尝试,已经形成了以光明新区为代表的政府倡导培育模式、以桃源居为代表的企业倡导培育模式、以蛇口基金为代表的居民众筹培育模式等多种模式,社区基金会的深圳模式日趋成熟。

  以光明新区为代表的政府倡导培育模式目前占深圳社区基金会大部分。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3月开始,深圳将光明新区白花、凤凰、新羌、圳美、玉律等5个社区确定为社区基金会首批试点社区。两年来,它们通过调研,在社区内开展了养老助残、社区教育、关爱困难华侨等二十多个项目。在建设“老有所养、幼有所托、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学有所教、需有所供”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解决城市社区不断增长的社会福利服务需求方面,弥补了政府的不足。

  以桃源居为代表的企业社会倡导培育模式效果也非常突出。2008年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专责助力社区发展的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是我国最早具有社区基金会属性的非公募基金会,其运作模式更强调对基金会的内部建设的直接支持,包括提供资金、场地以及相应的项目运作等方面支持。

  2014年将桃源居社区教育发展基金会增资变更为桃源社区发展基金会,资助其他社区公益组织进行项目捐赠和资本运营,去年共开展11个公益项目,所有项目立足社区扶贫济困的需求,解决社区发展的多元化问题。

  除此之外,去年底深圳首个居民众筹成立的蛇口社区基金也相继诞生。89个蛇口居民自掏腰包成立社区基金,致力于链接本地资源,解决本地问题。89名发起人通过直选,选出了7名理事会成员,来进行社区基金的相关决策;并确定以罗伯特议事规则来开会和议事,以确保议事是公正中立且有序的。

  据悉,由于社区基金会注册门槛较高,蛇口居民决定“曲线救国”,先众筹成立社区基金,等条件成熟了再升格为社区基金会。虽然有不少蛇口企业愿意支持,但蛇口社区基金坚持走居民众筹之路。在他们看来,众筹的目的不仅为了筹钱,更是为了筹得人心。

  深圳在全国率先探索社区基金会的创新模式得到了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宫蒲光副部长、顾朝曦副部长等领导的充分肯定,相关工作经验并已被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多地借鉴推广。

  C.社区基金会的国际视野

  早在2012年,市慈善会就提出改革,完善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让机构更具活力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体现慈善的民间性、社会性。为此,房涛提出,市慈善会将定位为城市社区基金会,致力于社区发展、教育创新、公益金融等细分领域的社会创新生态建设。

  10月16日,受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邀请,由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深圳经济特区社工学院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共同联合举办的“2015公益星火国际访学计划”,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深圳最大的社区基金会,深圳市慈善会在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带领多个公益机构,通过国际访学计划,走出去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社区基金会模式和经验。

  据了解,在为期九天的时间里,“2015公益星火国际访学团”参加了“Good Deals-2015社会价值联盟国际会议”,并分别访问社会投资商业基金SIB基金、Big Invest基金、硬币社会建设者奥林匹克村、壳牌基金会等社会投资和社会企业孵化机构,考察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公益投资模式。

  房涛表示,深圳市慈善会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就开始探索和国际接轨的慈善发展创新模式。本次“2015公益星火国际访学计划”,就是以“公益+金融”创新模式而成立的公益星火项目第三期学员的一个国际探索学习。

  与此同时,深圳的社区基金会也积极引进国际社区基金会领域的项目或专家,进行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与国际接轨。

    11月28日,由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社工学院和生涯教育联合主办“社区创新驿站”项目在深圳启动。作为与国际接轨的社区基金会雏形,“社区创新驿站”是值得深入探索和实践的一个创新性社会服务新领域,特别邀请了欧洲社会创新教父、英国社会企业家教父迈克尔·诺顿,为整个项目做倾情指导。

    诺顿分享了自己在英国成立基金会的经历,主要通过资助社区中很有社会创新想法的人去创业,更好地去解决社区的问题。“用商业的智慧创新性解决社会问题,和我们今天的社区创新驿站非常相似,我相信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这种社会创新项目。”诺顿表示。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