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慈善中国 >

深圳探索冠名基金新模式引发公益慈善界蝴蝶效应

时间: 2015-12-15 09:14 作者:网络 来源:新华网 点击:

   12月12日,深圳市光明社区基金会揭牌仪式暨“中国特色社区基金会现状与发展路径”研讨会在深圳光明新区举行。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刘洪、深圳市委常委田夫、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张恒春等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

  深圳市委常委田夫代表市委、市政府发表了讲话,表示深圳社区基金会试点的大胆尝试,不仅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也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汇报了全市社区基金会发展状况及下一步工作。

  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深圳市慈善会负责全市社区基金会的培育孵化,规范和监管工作,目前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而在推动社区基金的发展中,冠名基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些小的社区纷纷通过成立社区冠名基金来撬动社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2006年,深圳成立第一家冠名基金,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截至目前,深圳冠名基金数量已经达到105家(其中包括10家社区冠名基金),培育了一大批深入民心的品牌慈善项目。

  廖远飞表示,作为公益慈善的重要创新,深圳冠名基金通过探索公募和非公募相结合的方式,在推动社区基金发展、破解企业从事公益困局、撬动社会资源发展慈善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现代慈善事业的方向之一。 文/图:杜啸天 石薇

  1.几十万设立小基金成就大事业

  11月17日,“九三·新阶联第三届爱与和平慈善盛典暨第27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闭幕晚会”在深圳音乐厅隆重举行。本次慈善盛典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筹得善款236万元,该笔善款将用于2016年的“心莲心”爱心公益项目。

  该项目是深圳市慈善会·首彩爱心慈善基金于2011发起的,关注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医疗救助项目,至今已经实施了5年,共募集1500多万元,足迹遍布新疆、内蒙古、四川、广东、西藏、云南、贵州等7省,帮助500多名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康复新生。

  深圳市慈善会·首彩爱心慈善基金管委会主任向媛芬介绍,2010年,公司董事长董威霆想成立一家基金会,一方面负责执行公司的公益项目并将以后的项目常规化,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募捐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一起做公益。但是,成立基金会的门槛太高。

  进退两难之际,他们听说可以在深圳慈善会下面设立冠名基金。于是,2010年11月,深圳市慈善会·首彩爱心慈善基金正式成立。

  第二年3月,首彩爱心慈善基金启动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心莲心”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医疗救助项目,该项目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从此成为项目的长期合作伙伴,当年项目组为新疆、内蒙两地20名孩子先心病儿童提供了免费手术。

  2012年,“心莲心”项目引来了一个新的合作伙伴——深圳潮青会,捐赠200万元作为项目经费。当年,该项目先后在四川大凉山、广东潮汕两地为149名先心病儿童提供了免费手术。

  2013年,“心莲心”再次得到外界的关注和支持,深圳九三学社加入了该项目的救助行动中。当年10月,项目组先后在西藏阿里和广东潮汕地区开展筛查和救治活动,为两地的104名先心病孩子提供了手术治疗。

  2014年10月,“九三·潮青心莲心”项目历经18天,针对西藏拉萨、林芝、昌都地区及贵州地区,筛查近3500名儿童,为83名儿童提供了手术治疗。

  2015年7—8月,“九三·潮青心莲心”项目历时半月,赴贵州、云南等地区,筛查640名疑似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确诊156名患儿急需手术。目前,部分患儿已经成功完成手术。

  日前,“心莲心”又得到了深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捐赠100万元的支持,用于2016年的项目。向媛芬告诉笔者,首彩爱心慈善基金“心莲心”启动以来,先后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深圳潮青会、九三学社、深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不仅得益于基金会项目执行的公开透明,也得益于深圳慈善会冠名基金的创新,让更多的基金有了‘四两拨千斤’的舞台”。

  2.探索冠名基金发现广阔新天地

  在今年的慈展会上,作为深圳公益慈善事业的核心推手,深圳慈善会在现场举行了“冠名基金突破100”发布活动,引起了中国慈善界对冠名基金深圳创新模式的聚焦关注。

  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告诉笔者,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深圳全民的公益慈善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企业自身生存面临巨大压力,慈善捐款投入大大降低。而大部分企业设立的均为非公募基金,想要对外募捐则需具备公募基金会身份,而中国政府对公募基金会的审批管理非常严格,很多企业有慈善热情但势单力薄。立足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深圳市慈善会开始积极探索适合于深圳本土的公募和非公募相结合的公益新模式,正式推出冠名基金。

  从2006年12月第一家冠名基金——深圳市慈善会·阳光求助基金成立,到2015年8月,第100家冠名基金——深圳市慈善会·安公益基金诞生,深圳市慈善会在冠名基金这条道路上走了近十年,为慈善发展模式创新做了有益探索。目前,深圳慈善会冠名基金已经达到105家。

  作为深圳公益创新改革前线的核心推手和探索者,深圳市慈善会和企业联手采取“冠名基金”战略慈善发展模式,培育了多个深入民心的品牌慈善项目。比如深圳市慈善会·首彩爱心慈善基金的“心莲心”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医疗救助项目、深圳市慈善会·百丽国际创新公益基金的中国(深圳)皮革创意设计大赛等。

  房涛表示,在慈善会等公募基金会名下设立冠名基金,可以联合深圳市慈善会发起和开展劝募活动或进行联合募捐;同时,享受税收优惠。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公益慈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因此,发展冠名慈善基金是企业与慈善的“双赢”善举。

  同时,这种良性互动的方式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慈善事业,使更多的企业家成为慈善家,实现企业与慈善事业、企业家与慈善家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国际慈善基金运营的主流方式,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方向。

  3.确立三大战略方向慈善会再起航

  如何让公益金融推动中国教育创新,为社会带来更多福祉?11月6日,第九届金博会“公益金融实践与中国教育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探讨公益金融这种可持续公益模式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论坛上,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启动今年3000万元首笔创客教育、电影教育等项目教育引导基金,在深圳市100所示范学校设立工作坊。

  房涛告诉笔者,近年来,随着深圳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深圳市慈善会将社区发展、创新教育和公益金融作为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板块,并引导名下一百多家冠名基金一起,加强三大领域的公益实践。

  在社区发展方面,深圳已经成立了27家社区基金会,吸引了约150家企业和5000位个人出钱出力,捐赠资金共约6600万元,开展公益项目100余个。这些社区基金会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基础开展公益活动,实实在在帮助低收入群体缓解了民生需求。

  同时,深圳慈善会也积极引入国际公益力量,关注支持深圳的社区发展。今年10月,由Jordan实施的“展翅飞翔”深圳项目在福田圩镇社区启动,该项目借助体育运动的积极影响力来激励城市流动儿童,鼓励这些青少年敢于梦想、不懈进取、追求卓越。

  在创新教育方面,由深圳市慈善会联手、深圳社工学院、深圳市前海生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一系列从小学到大学、从校园到社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活动,为中小学生、社区青年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引导,鼓励年轻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长远、合理的规划。

  公益金融(Social Finance),又称社会金融,是一种区别于传统金融模式的新型投资及财富管理方式。公益金融注重在产生价值回报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福祉。在公益金融方面,深圳市慈善会与深圳市社会责任促进中心等机构正在共同推动金融企业积极创新,启蒙主流金融机构对公益金融的理解和应用,促进金融企业用核心优势服务社会民生,构建政府社会合作(PPP)的重要力量。

  目前,深圳已经举办中国公益金融与创新高峰论坛,开展中国公益金融人才培育计划(暨公益星火第四期),推动公益金融在深圳的启蒙和发展。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