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3:27:23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地方新闻 >

东营黄河口成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迁徙“驿站”

时间: 2015-11-07 09:39 作者:梁犇 周广学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 203次
东营黄河口成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迁徙“驿站”
图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 资料图 摄
图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 资料图 摄
图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 资料图 摄
图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 资料图 摄

  中新网东营11月6日电 (梁犇 周广学)“每年初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就从吉林莫莫格自然保护区迁徙至鄱阳湖。目前黄河口湿地已成为白鹤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今年已检测到了576只白鹤,占迁徙总量的四分之一。”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站站长朱书玉6日向中新网记者介绍了该自然保护区白鹤迁徙情况。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的巡护人员告诉记者,每年11月前后白鹤便会迁徙到黄河口,往年一般有数10只左右,最多时候有200多只。今年在该保护区已监测到了576只白鹤,超过了已从莫莫格湿地起飞的2000多只白鹤的四分之一。

  该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站站长朱书玉表示,今年夏季降雨量较多,加上黄河调水调沙期间蓄了一部分水,使黄河口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水面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恢复,区内的水生生物得到了有效的生长,这样为众多在此停歇水鸟的供给丰富的食物。黄河口湿地已经成为白鹤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成群的白鹤正在大汶流管理站的万顷湿地恢复区觅食,与保护区内愈万只雁类、鸭类,愈千只鹬类、愈百只灰鹤、天鹅、鸬鹚和白头鹤等珍贵的鸟儿为邻。

  记者在黄河口看到,这些鸟类相聚于黄河口湿地,它们或在湿地上展翅低飞、或竞相追逐、或高空盘旋、或成群飞舞,场面非常壮观。因此,该保护区也吸引了众多观鸟者,现已成为鸟类摄影爱好者的拍摄天堂。

  白鹤略小于丹顶鹤,是大型涉禽,体长130-140厘米,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飞翔时,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中转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仅有白鹤4000只左右。白鹤是世界濒危鹤类、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中列为最濒危物种、中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每年春、秋迁徙季节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湿地分别停歇一个多月的时间。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